三问今年最强沙尘侵扰 植被好转为何挡不住漫天黄沙

来源:中国青年报 时间:2023-03-28 09:37:30

当干燥的大风,卷起裸露的地表沙尘,并疯狂吹向城市,此时就是一幅漫天黄沙的景象,严重时可被称为沙尘暴。由此带来的是空气质量恶化、交通运输受阻,还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,让人出现诸如喉咙干痒、呼吸困难、咳嗽等症状。


(资料图片)

刚刚过去的这一周,我国北方地区再次遭遇大范围沙尘天气。

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3月19日至23日的沙尘过程,是2023年以来强度最强、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,影响20个省(区、市),影响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。其强度达到强沙尘暴级别,是2000年以来3月第三强。

这样的沙尘侵扰,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天气过程?在已经实施天然林保护、建立三北防护林的今天,沙尘天气为何仍然侵扰不断?在大风扬沙的日子,人们又应当怎样防护?

面对又一轮的沙尘来袭,不少人抱有这样的疑问。

此轮沙尘天气是否异常,风沙从何而来

3月19日,这一轮的沙尘天气在新疆初露端倪。

20日到21日,大风卷着沙尘自西向东。到了22日,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风降温预报和沙尘暴黄色预警。23日,沙尘转而向南。24日,南下的冷空气给南方带来了强对流天气。

“今年3月以来,我国已经出现4次沙尘天气过程,对于3月来说属偏多情况,但如果针对整个春季来说,还需要关注未来4月、5月的天气情况。”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。

在整个沙尘过程期间,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,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,最低能见度不足100-200米。

张涛提到,本轮冷空气造成的大风和降温,主要影响我国西北、华北、东北等地,带来6℃至8℃降温,特别是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,降温幅度可达10℃。

在北方,一些网友晒出黄沙漫天的街景照片时,南方一些网友同时晒出了鸡蛋大小的冰雹照片。

“之所以出现大风沙尘天气,是因为当前大地回暖,日晒使得地表松动,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气大风频发的季节。”张涛说。

在接受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采访时,张碧辉解释道,3月是沙尘天气高发期,一旦降水偏少、气温偏高、多大风天气,加之植被尚未返青,配合裸露的沙源地地表条件,就容易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。

具体到这一次,张碧辉说,今年3月中上旬,蒙古国和我国西北沙源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-8℃,基本无降水,地表无积雪覆盖,导致大范围地表裸露,加之今年蒙古气旋强度偏强和冷空气活动较多,在气旋及其后部冷空气东移过程中,强烈的大风卷起沙尘,通过高空输送,南下东移,在我国东北地区、华北、西北地区以及黄淮、江淮地区沉降形成沙尘暴、扬沙、浮沉等天气。

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的话说,沙尘过程是正常天气现象,人类更多的是通过种种方式降低其影响,但沙尘难以从根本上消除。

“中亚干旱区的气候态难以根本改变,大风天气难以根本改变,早春不稳定的天气也难以根本改变。”魏科说,“热带东风的环流可以把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跨过大西洋,一路吹到南美洲亚马孙地区。亚洲中部沙漠里的沙尘,可以一直被吹到越过日本。”

北方植被覆盖率提升,为何沙尘天气仍难以根治

有关此次沙尘天气,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提出疑问:我们建的三北防护林为啥没挡住沙尘?森林覆盖率从5.05%提高到13.57%,沙尘天气为何还是难以根治?

三北防护林工程,是指在我国西北、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,从1979年开启,预计到2050年完成,历时73年。如今,这一工程已经进行了40多个年头,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。

魏科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固定地面,保护土壤,目前已经取得卓越成效,毛乌素沙地甚至即将从陕西版图上“消失”。

但此次沙尘主要来自蒙古国南部戈壁滩,顺着高层的北风下来,高空可达4000米以上,被席卷至我国华北地区。在这种高度上,防护林的胡杨和梭梭树完全无法阻挡。

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丁婷解释,近年来,我国北方植被大为增加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总体上有利于侵袭我国的沙尘次数逐步减少。但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响我国沙尘的重要源地,2022年植被生长季,蒙古降水较近20年同期偏少,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,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。

此外她认为,今年沙尘天气主要和近期大气环流异常有关。今年春季前期气温明显回暖,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温天气,导致前期的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。

“3-4月本就是北方大风高发季节。在一定的大风条件下,造成沙尘源地的沙尘多次输送至我国,这是今年多次出现严重沙尘天气最直接的原因。”丁婷说。

关于近些年我国沙尘天气变化的大趋势,丁婷给出一组数据:2018-2022年期间,我国北方平均的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比2013-2017年平均多,但这并不能认为是沙尘暴出现了明显变多的趋势。

“从更长时间尺度来看,21世纪前十年,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明显多于近10年。这表明,现阶段仍处在影响我国沙尘减少的大背景下。”丁婷说。

她同时提到,沙尘频次还受到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直接影响,因此会呈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,例如2017年和2022年春季沙尘暴次数均仅有一次。

“沙尘天气是长期的气候背景、地理背景以及短期的气候变化等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。”张碧辉说,从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,我国北方地区以及邻近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大面积的沙源地存在,在沙源地存在的先天条件下,再结合气候因素,尤其今年春季前期的温度明显偏高,有利于地表解冻,再加上地面大风作用,会非常有利于沙尘卷扬,并在气流输送之下,大量的沙尘粒子向下游地区传输沉降。

张碧辉告诉记者,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北方沙源地春季前期气温偏高,非常有利于沙源地沙土变得疏松,增加了沙尘天气发生的可能性。

在大风扬沙的日子,我们应当如何应对

中国气象局预计,接下来的两个月,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偏少,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,利于形成沙尘天气。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10年同期偏多,沙尘强度总体与近10年持平。

几乎每一次沙尘天气过后,都会使空气、水源受到污染,土地质量下降,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。

张碧辉建议,4-5月我国北方遭遇沙尘天气的风险较大,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及时做好防护,降低沙尘天气对交通、农牧业、人体健康及城市运行的影响。

“加大科技攻关和部门合作,加强对沙尘起源、沙尘输送动力等机理研究和沙尘天气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的研究,提升预报预警服务水平。进一步加强沙源地生态治理、沙尘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和沙尘灾害应急处置之间的联动和互动,为防灾减灾和科学精准治沙提供支撑。”张碧辉说。

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最新预报显示,3月31日至4月2日,我国西北地区、华北、东北地区等地自西向东,还将有一次沙尘天气过程。

气象专家建议,要做好防风加固、交通安全管理和人体健康防护工作,注意防范森林草原和城乡火灾。针对沙尘天气的具体防御措施,包括及时关闭门窗、携带口罩,纱巾等防尘用品、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、把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、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影响的室外物品等等。预防沙尘暴,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,减少对环境的破坏。

“我们现在的监测手段,可以提前5到7天,就能比较准确地预知天气过程。沙子在那边一飞起来,这边立刻可以观测到。但是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做到预警,无法将它消除。”魏科还提到,目前超级计算机可以预演计算沙尘的路径。

他感慨道:“处于中亚内陆干旱荒漠区的下游,条件就是这样,我们可能还是需要慢慢学会跟沙尘天气共处。”(张渺)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2000-2023 by www.jiaoyu.yzbytv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邮箱 : 5 516 538 @qq.com